
工業污水的處理原則與工藝
- 分類:新聞中心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8-09 19:49
- 訪問量:
工業污水的處理原則與工藝
工業廢水包括生產廢水和生產污水,是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和廢液,這些廢水中含有隨著水流失的原料、中間體、副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
一 、基礎原理
1、優先選擇無毒生產工藝替代或改革落后生產工藝,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或杜絕有毒有害廢水的產生。
2、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產生有毒的中間產物和產品的過程中,應嚴格操作、監督,杜絕滴漏現象,盡量采用合理的工藝和設備
3、廢水中含有某些重金屬、放射性物質、高濃度酚、氰化物廢水等有毒物質,應與其他廢水分流,以便對有用物質進行處理回
4、水流量較大且污染較輕的廢水,應通過適當處理循環使用,不宜排入下水道,以免增加城市下水道和城市污水處理負荷。
5、食品加工廢水、制糖廢水、造紙廢水等類似城市污水的有機廢水可以排入城市污水系統進行處理。
6、某些可生物降解的有毒廢水,如酚、氰廢水,應先經過處理,按允許排放標準排入城市下水道,再進行生化處理。
7、有毒廢水含有難生物降解,應單獨處理,不得排入城市下水道。將廢水和污染物作為有用資源回收利用或采用閉路循環是工業廢水處理的發展
二 、污水危害
1、工業廢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毒性較大,造成水生動植物死亡甚至絕跡。
2、工業廢水還可滲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進而污染作物。
3、如果周圍居民采用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將對人體造成危害,嚴重的將會導致死亡。
4、工業廢水滲入土壤,污染土壤。影響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長。
5、一些工業廢水還帶有臭味,污染空氣。
6、工業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動植物的攝食和吸收作用,殘留在體內,再經食物鏈到達人體內,危害人體
7、工業廢水對環境的危害是相當大的,20世紀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水俁事件”和“富山事件”都是工業廢水污染所致。
三 、方法分類
根據其作用,污水處理可以分為三大類: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
1、物理法:主要是通過物理作用來分離污水中不溶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會發生化學變化。常見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采用物理方法處理結構,結構簡單、經濟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謝功能,將污水中的溶解性或膠體狀態分解氧化成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學方法的處
3、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對污水進行處理或回收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常見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該方法處理效果好,成本高,多用于生化處
根據程度劃分,污水處理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1、是去除污水中懸浮狀態的固體物質,通常采用物理方法進行處理。一次處理后的 BOD去除率僅為20%,仍不適宜排放,還需進行二級
2、從根本上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質,達到80%~90%的 BOD去除率,是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通常對污水進行二級處理即可達到排放標準,常用生物膜處
3、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除氟、除磷等特殊污染物,屬于深度處理,常用化學方法。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綠綠達環保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05053540號